当前页面 : 首页 > 快讯 > 正文 >

医药板块再现强势反弹 春日可待?投资人这样看

来源:科创板日报 时间: 2023-02-27 10:09:59

《科创板日报》2月27日讯(记者 徐红)从去年10月开始,已经持续走低一年多的医药板块,特别是港股医药终于迎来久违上涨,令市场为之一振。

整个医药圈也随之一扫往日沉闷,各种会议交流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大家更有了开玩笑的心情。“在医药熊市的时候,没人会请我做嘉宾。等到市场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呢,就开始有人请。但如果大家看见我出现在各种论坛、会场面积比现在大几倍的时候,那么建议大家还是要适当降仓位。”在近期的一场会议圆桌讨论中,作为嘉宾之一的德传医疗基金董事长姜广策笑言自己就是这样一个风向标。


(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似乎是要为回暖的行情再添一把火,沉寂许久的创新药市场又屡屡传出重磅消息:恒瑞、石药、和黄医药、康诺亚等多家企业的国产在研创新产品加速借船出海,纷纷与外资巨头达成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

医药下一个周期是否已经开始?创新药市场是否寒冬将尽春日可待?随着市场回暖情绪向好,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当下讨论最多的焦点话题。

▌行情启动背后

虽然A股、港股走势趋同,但本轮医药行情以港股领头。其中港股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药品及生物科技指数从去年十月至今,分别累计上涨32%和37%。同期,据Wind数据显示,申万医药指数涨幅在25%左右。

图|去年10月以来,港股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药品及生物科技指数持续走高

有分析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港股医药板块的上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除了全球美元的流动性以外,另外还要看行业基本面变化。而和上一轮医药牛市类似,这一波行情的启动同样有美元加息拐点的预期这一因素的催化

从基本面看,自2021年7月国家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原则》”)之后,国内创新药的研发就开始了供给侧改革和去泡沫化,“一些重复研发的管线被陆续出清,留下来的优质管线的临床入组速度则会加快,难度也会降低,更利于行业的内生增长”。

与此同时,经过7、8年的研发投入以后,目前很多头部上市公司的重要管线已经进入到三期临床,甚至是商业化的阶段,这就意味着这些产品研发和商业化成功的几率也在加大,同样会带动估值的提升。

医药上一轮牛市起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港股医药和A股医药分别累计上涨160%和120%,随后便转入下行通道。而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调整,2022的医药板块无论是整体估值还是公募基金持仓比例都落到历史低点。因此,对于本轮医药行情,此前市场也有观点认为是触底后的反弹。

另一位基金经理则认为,“确定性成长的预期被重新建立了起来”对于这一波医药行情同样至关重要。

“医药不是买便宜,而是买成长,但又不是那种爆发式的增长,而是确定性成长。2021年下半年起医药板块为什么会走弱?除了比较贵、透支了很多年的成长以外,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正是在于当时建立不起一个中长期的成长预期,也就是确定性消失了。”对方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强政策驱动的一个行业,医药市场的走向因此与医保支付政策深度关联。

具体来看,目前医改主要围绕“价格”和“支付”展开,核心抓手包括医保谈判、国家带量采购、DRGs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按病种付费)等。而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每年一次的医保目录调整和谈判、以及每年完成至少两轮的药品带量采购已是常态化。也就是从2022年起,政策端一改常态,开始有利好消息不断释放,包括集采竞价规则越来越宽松降价越来越温和、创新医疗产品获得集采以及DRGs付费的豁免等,这些信号在增加市场确定性的同时,也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因此,从整体而言,目前医药创新仍然处于一个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从今年年初的医保谈判来看,很多国产创新药的降价幅度都要比原来预期的小。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政策在扶持创新、临床有价值的产品上面,已经慢慢找到一些思路。”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周乃俊指出。

▌向好中仍带有谨慎

不过,虽然情绪面已经先行回暖,但在很多人看来,医药后市的投资仍然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来获取收益,要自下而上优选赛道与个股。因此,这也与上一波医药牛市中,“头部企业可以被一致看好、选对赛道就等于躺赢”形成本质区别。

这样的市场显然变数不少,但优秀的投资人更善于在变化中找到“不变”。而在姜广策看来,医药投资的核心不变就是炒成长,“炒医药股就是赚企业成长的钱”。

“我最喜欢的医药股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小市值,但是有重磅产品,因此可以带来足够的成长空间。科创板很多个股都属于这一类,企业创新属性和产品力都足够强,但市值又不大。这样的公司我觉得机会相对来说会比较大。”他说。

另一方面,也有投资人指出,在这一波反弹行情中,情绪面确实是在向好发展,但基本面是否已经转暖仍有待观察,而这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此波行情的延续性。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截止2月24日,科创板医疗板块82家上市公司(包含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中,一共有20家企业披露了2022年业绩快报,接近四分之一。那么,从这些已披露业绩快报的企业中,我们是否能捕捉到更多确定性?

从以上20家企业的表现来看,虽然创新药企业已有产品商业化落地,并开始贡献现金流,但庞大的研发费用支出仍然让企业面临亏损,如神州细胞、迈威生物。

与此同时,即便受到新冠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少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还是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营收和业绩增速均要在3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科创板企业的成长性。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心脏电生理、细胞培养基、体外诊断(IVD)、眼科医疗等细分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创新药市场遇冷,但提供外包服务的的CXO企业整体依然不改业绩增长态势

其中,临床前一体化CRO美迪西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45.85%;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28.6%。另据美迪西,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保持持续增 长,新签订单34.58亿元,增长率达41.01%。同时布局临床前和临床CRO业务的阳光诺和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37.73%;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49.8%。

在创新药寒冬中,不少制药企业为求生只能砍管线卖厂房。而业界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管是大药厂还是biotech,其中大部分企业仍将继续节衣缩食、收缩管线,把重心和有限的资金进一步聚焦到最有希望及进展居前的管线上来

不过,对于医药“卖水人”CXO公司来说,这既会带来挑战又不乏机会:“制药企业对资金使用更加谨慎的态度和安排,从长期来看,预计会对CRO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同的企业所受影响会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在前几年市场膨胀的时候,很多创新药企都选择自建产能,希望自己包揽乙方业务。但据我们的观察,随着市场的冷静,这样的现象减少了。因此,这又会让很多项目和订单再次转移到乙方CXO。”礼来亚洲基金合伙人邹洁羽表示。

关键词: 医药板块再现强势反弹 春日可待投资人这样看 医药板块

为您推荐

-